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古老民族。中华民族的文化更是博大精深,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在我国各朝各代都有着自己的代表文学体裁,早就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之说。这些民族文化的精华既能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又能培养学生热爱古代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神。在我们现行使用的新教材中就十分注重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尤其是对古代诗歌的选编。以人教版新教材为例,除了在阅读文中收录了大量诗歌以外,在每册课本后面的附录里也收录了不少诗歌。这足以证明新教材对古代诗歌和古代文化的重视。
但是,如何教好古诗文呢?很多人困惑颇多,我个人的体会与做法如下:
一、未雨绸缪,做好储备
所谓“未雨绸缪,做好储备”就是要学生在学习诗词之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说白了就是预习。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布置的预习是老师有指引性的带有作业性质的预习。借鉴杜郎口教学模式,我会设计导学案,要求学生把关于此诗词作者的生平经历尽可能详细地找出来;我还喜欢让学生课前写一段与诗词内容有关的话,以便与诗词进行一个比较学习,明白诗词语言的精练,使学生在语言上有所收益等等。当然,预习作业设计必须是有针对性和适量的,否则就适得其反了。而要做到有效,就需要老师认真地花精神地去备课、去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进入最好的课前准备状态。
二、诗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诗词当然要从读开始,教师应重视这一环节。“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读,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去体味诗词中的韵味。当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朗读指导,而指导朗读时应注意强调以下几点:一是要学生在朗读时放得开,尽情投入;二是要读对诗词的节奏,当然老师要讲解一些关于节奏的知识,例如从音和意上划分、五言七言朗读的一般规律等等;三是要溶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当然这也要随感受力的提高而逐步达成。相信在读之中,学生定能对诗词有一定的感悟。
三、一读一问,循序渐进
无可否认,多读是有其重要的作用的,但若我们在读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引,相信读的效果会好很多。在教学中,我喜欢采用读思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一读解决一问题的模式。例如:一读诗词,读准音;二读诗词,读准节奏;三读诗词,弄明诗词意;四读诗词,体会情感……这样,能使教学显得思路清晰、有条不紊,也较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设计的问题是逐步深入的,符合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收到了较理想的课堂效果。
四、学法渗透,举一反三
学无定法,但贵在有法。方法学到家,怎考都不怕。只要对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掌握好,就能达到一个较理想的自主状态。所以在教学诗词时,我都会时时进行学法的指导渗透,以求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灵活掌握方法。例如学生在课堂上第一次接触到古诗词时,我就会说说欣赏古诗词的一般方法的第一步是什么。当到某一相应环节时,我又会结合讲授内容提出方法。教授另一首诗词时,我也会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回忆方法,解决问题,尽量让学生活学活用。当每一次利用一首诗词完整地讲完方法时,我就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方法举一反三,然后师生合作探究,进行互动讨论。
五、改变体裁,想象体会
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练,可说是字字珠玑。但对于初中生,特别是对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都迫切地需要了解诗意,明白诗词的字面意思,他们也就认为翻译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这一点,我在教学时也因应实际进行了,但是我认为,简单的翻译是枯燥的,学生也很难进入意境,所以我花在此的时间是相当少的。我更多的时间是花在指导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对古诗词进行体裁的改变,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诗词中所描写的东西串成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对改变后的散文体会,再对照原诗进行对照品读,讲解诗词语言的特点,学生也就能突破狭窄的诗意空间,得到另一番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六、动手画画,其乐无穷
常言“诗如画”,这是对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幅多么清幽静谧、令人遐想的美景!诗情画意,尽在其中。根据古诗词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也常让学生画画,让他们根据理解,发挥想象,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图景用他们的笔表现出来。此时,学生们都会异常兴奋、异常投入。在画《次北固山下》一诗时,学生用绿粉笔画下了青山、绿水,用红粉笔画出了一轮从海面升起的红日,绿水中,一只挂帆小舟顺风飘行,诗人站立船头,仰望北归的大雁……通过画画,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了,同时他们也喜欢根据所画的画进行背诵,并且效果奇好,真是一举两得。
新课程改革给古诗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课程标准和新实验教材以及考试对文言文策略的一些变化,本身就体现了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及社会对文言文基础教学的关注。的确,学好古诗文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素养,于国家于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在这种社会要求下,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更应该审时度己,加大创新力度,以求极早找到科学的、高效的、独特的古诗文教学模式。
随机阅读
- [教育理论]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 [教育理论] 如何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
- [教育理论] 通过新课改促进学生自主学
- [教育理论] 提高小学生提问能力的一个
- [教育理论] 浅谈如何上好科学课
- [教育理论] 浅论教育的三个基本原则
- [教育理论]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 [教育理论]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跨
- [教育理论] 浅谈新课改下的教学反思
- [教育理论] 基础教育改革中应突出办学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教育理论]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
- [教育理论]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
- [教育理论]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教育理论]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
- [教育理论] 让幽默伴随课堂
- [教育理论]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 [教育理论] 追问,一种有效理答行为
- [教育理论]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
- [教育理论]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
- [教育理论]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
- [教育理论]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
- [教育理论]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
- [教育理论]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
- [教育理论]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
- [教育理论] 运用“五大策略” 成就高
- [教育理论] 教师要做“牧者”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