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蓝鼎元是清初儒学道南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伦理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传统特征,而且也带有继往开来的历史特点,尤其是其“农商惠吾德”的新伦理思想在中国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论文关键词]蓝鼎元;道南学派;伦理思想;继往开来
蓝鼎元(1680—1733)字玉霖,别字任庵,号鹿洲,福建漳浦人.拔贡出身.先后出任幕友、知县与知府。他是清代著名的循吏、“筹台之宗匠”,清初儒学道南学派的代表人物,当时的“经济之儒、文章之匠”。尽管学界从教育、哲学、学术、治台、农业、对外贸易、近代化、史学、吏治等多个方面对蓝鼎元的思想进行了探讨.然而目前仍缺乏其伦理思想的研究.尤其是他作为道南学派的代表人物,蓝鼎元的伦理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与代表性。
一、蓝鼎元伦理思想的渊源
蓝鼎元伦理思想的产生既与自身所在道南学派有关,又是其经世思想的应用与延续。
(一)道南学派与闽学
道南学派与闽学是其伦理思想来源之一。史载:“有宋熙丰以前,闽人未知理学也。自龟山先生载道南来。远方之士,游其门者日众,闽学驳驳然盛矣”!乃至“伊洛之学至是大明,如太阳之出,邹鲁而外.推闽儒为独盛”。蓝鼎元指出,“吾乡前哲,自龟山得伊洛之正传,历豫章延平,以及朱子,斯道粲然如日月经天.渊源可得而溯也”。总之,“则彬彬棉阳,依然海滨邹鲁.而程子所谓‘道南’,又于此昌一支派矣”。
有学者认为,道南’一语,是程颖对其门人杨时南归时的临别赞语。杨时曾于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由福建赴河南颖昌,‘以师礼渴见程明道’,‘明道甚喜。每言日:杨君最会得容易。及归,送之出门.谓坐客日:吾道南矣!明道死,师事伊川’。可见,杨时本为程门高弟,程颖的得意门人。所谓‘吾道南矣’。意即伊洛之学因杨时返闽而在南方有了传人。
因此,朱衡《道南源委》一书,顾名思义就是专门记述伊洛之学在闽中的传播以及闽学自宋及明的渊源流变的情况。杨时南归后,‘杜门沉浸经书,推广师穷探力索,务极其趣,涵蓄广大而不敢自肆’.其学‘推本孟子性善之说,发明《中庸》、《大学》之道’,为‘当时贤公卿大夫’所‘尊信’,‘得伊洛之传,为闽中道学正宗’。白杨时开创道南学派,一传至罗从彦,二传至李侗,三传至朱熹。他们均为道南学派的正传人物”。另有学者指出,“考察道南学派的原由出处及形成、发展的客观实际,可以论定道南学派为在闽地传播洛学直至朱熹闽学建立的一个动态发展的学术派别,包括杨时、游酢及其后学罗从彦、李侗”。
由此看来.最初的道南学派为南传的洛学.亦即程氏理学,至朱熹时形成闽学,亦即朱子学,朱子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流文化;然就地域而言,道南学派主要是指闽中地区(包括棉阳即潮州府潮阳县)的道学,亦称之为闽学,是理学在南方的一个分支,为地方化的儒学形态。
(二)蓝鼎元与清初道南学派
由道南学派发端.朱熹闽学后来发展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流文化.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地域”意义的“道南学派”的消失。换言之,清初蓝鼎’元所属的道南学派与当时占据主流的程朱理学在学术旨趣上大相径庭,显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方性学术流派。
清朝初年.以谢古梅、蓝鼎元为核心形成了新时期的道南学派。有关谢古梅,史载:“太史为闽之人,学闽之学,非过求于太史也”,“太史谢古梅谒告,将南归,同学荣其行也,为诗若文以送。鼎元日:‘太史于诗为伯,于文为匠,于字兼晋、唐、宋、元诸家之长,志高而行笃.学博而才宏,今之三代士也’。余恶乎青诸,虽然太史好学者也,行矣!为乡先生请与言吾乡之学”,蓝鼎元进一步指出,“太史专一心志于圣贤之学,诱迪吾乡英伟之士,使皆笃学力行,人人有不自暴弃之思。又相与讲求经世理物,兵农礼乐之经济,使皆有体无用达,可为国家之名臣,穷勿堕闽学之宗风,则太史之功大矣”由此看来,这位福建籍的当朝太史不仅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道南学派的代表人物,而且其学术趋向完全转向了新时期的经世之学。而作为清初道南学派的重要人物,“鹿洲(蓝鼎元)生长名邦,为道南正脉,读洙泗之书,究洛闽之奥”,不仅如此,而且“夫子(蓝鼎元)生考亭正学之邦,萃道南清淑之气,自幼毅然以圣人为必可学,步趋先儒,留心经世,治兵、治民、农田、学校之规划,山川要害,海疆万里之经营”。
我们一般认为.清朝初年道南学派虽然仍归属闽学,但却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术流派,其显著特点即是主张学术上的经世致用。例如作为清初儒学道南学派的代表性人物,蓝鼎元颇为自负地说,“吾所谓学者,取材千古,陶铸百家,措之方州而咸宜,施之民物而各当,藏之名山,俟百世圣人而不惑,盖有用之实学也”。如此之下,道南之学与这一历史时期空谈心性而与现实相脱离的程朱理学.ff学术风格上就迥然不同了。
随机阅读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中国哲学] “境界形上学”的初步形态
- [中国哲学] 浅谈中国本土哲学中的神秘
- [中国哲学] 关于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主题
- [中国哲学] 关于章太炎进化论伦理思想
- [中国哲学] 老子哲学的主体性原则
- [中国哲学] 试论儒家科技伦理思想及其
- [中国哲学] 浅论儒道两家的生态伦理思
- [中国哲学] 关于孟子思想中的人性意识
- [中国哲学] 浅析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探
- [中国哲学] 试析道家伦理思想的特点
- [中国哲学] 一个虚假而有意义的问题
- [中国哲学] 对中国哲学的哲学思考
- [中国哲学] 关于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及
- [中国哲学] 试论孔子行政伦理思想体系
- [中国哲学] 浅析孟子“仁义”伦理思想
- [中国哲学] 试论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